诗词大全

王安石《读史》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来源: 读史 作者: 王安石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王安石《读史》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王安石《读史》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读史》原文

《读史》

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读史》译文

  自古以来一个人要历尽苦辛才名就功成,可如实记载下他们的事迹要靠哪一个人?
 
  往往是由于当时的情况不清而以讹传讹,加上后世的流俗更搅乱了事实以假乱真。
 
  低俗的东西即使怎样流传也不会是精华,要知道绘画最难的是画出人的气质精神。
 
  点点记录怎能写尽古代贤哲的品格学问,俗儒们只会死抱着史书里的典籍当宝贝。

  《读史》的注释

  行藏:行止,指事迹。
 
  黮(dàn)暗:昏暗,不清楚。
 
  犹承误:还以误传误,以讹传讹。
 
  末俗:后世的习俗。
 
  粹美:指精华。
 
  丹青:中国古代绘画的材料,这里指绘画艺术。
 
  区区:形容很少,指一点点历史记载。
 
  尘:尘土,这里指典籍。

  简短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针对当时俗儒歪曲历史事实,把糟粕当精华的情况而写的,诗的前四句说一个人的功名是经过一番艰难才得到的,但却不知谁能如实记载他们的事迹。后四句说有人把古人流传下来的糟粕当作精华,而真正美好的东西是很难流传下来的。这首诗写得深沉、抑郁,抒发了诗人的忧愁和怨愤,容量甚大,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共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温庭筠《思帝乡·花花》”的原文翻译
  2、“苏舜钦《沧浪亭记》”的原文翻译
  3、“周邦彦《烛影摇红·芳脸匀红》”的原文翻译
  4、“曹雪芹《自题一绝》”的原文翻译
  5、“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的原文翻译
相关文章
  • 上一篇:陆游《木兰花·立春日作》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 下一篇:苏轼《吉祥寺赏牡丹》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