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周邦彦《烛影摇红·芳脸匀红》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来源: 烛影摇红·芳脸匀红 作者: 周邦彦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周邦彦《烛影摇红·芳脸匀红》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周邦彦《烛影摇红·芳脸匀红》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烛影摇红·芳脸匀红》原文

《烛影摇红·芳脸匀红》

周邦彦
 
  芳脸匀红,黛眉巧画宫妆浅。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眼。早是萦心可惯。向尊前、频频顾眄。几回想见,见了还休,争如不见。
 
  烛影摇红,夜阑饮散春宵短。当时谁会唱阳关,离恨天涯远。争奈云收雨散。凭阑干、东风泪满。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深院。

  《烛影摇红·芳脸匀红》译文

  香喷喷的脸儿。胭脂敷得均匀,黛色的眉毛,勾画得精巧玲珑。这淡妆正是宫中的式样。她那种天然生成的风流气质,全在一双娇波欲流的妩媚眼睛里。我们很早就互相属意称心,在筵席上常常眉目传情。也曾有好几次见面,但仅仅是见面,哎,倒不如不见面更好些!
 
  红色的烛光摇晃着,更深夜残。筵席散了。美好的春宵,我们只觉得它太短。啊,当时谁知道会有唱《阳关曲》的一天?可是到头来竟是天涯远隔。离恨绵绵。有什么办法啊,一切都已经雨散云收了。当春天来时,我只能倚着栏杆,泪流满面,眼看着海棠花开尽,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还独自在黄昏的庭院里苦苦地思念着你。

  《烛影摇红·芳脸匀红》的注释

  烛影摇红:词牌名,又名“玉珥坠金环”“忆故人”“秋色横空”等。以毛滂词《烛影摇红·送会宗》为正体,双调四十八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后段五句三仄韵。另有双调五十字,前段五句两仄韵后段五句三仄韵;双调九十六字,前后段各九句五仄韵的变体。
 
  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用以画眉。
 
  萦心:萦系于心。可惯:称心爱宠。
 
  顾眄(miǎn):回视;斜视。
 
  争如:怎似,何如。
 
  谁会:谁知道。阳关:即《渭城曲》。唐代王维作。

  简短诗意赏析

  上片实写相识、传情,下片虚写离散、思念。长调而运以小令之法,通过在上、下片末三句上用力,既能分收承转、绾合之效,又能前后贯通意脉,浑然一体。全词脱离了单纯性爱的描写,突出了相恋、相别、思念。以铺叙见长,而铺叙中又有轻有重。

  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陆游《雪夜感旧》”的原文翻译
  2、“陈与义《以事走郊外示友》”的原文翻译
  3、“李贺《长平箭头歌》”的原文翻译
  4、“鱼玄机《暮春有感寄友人》”的原文翻译
  5、“欧阳修《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的原文翻译
相关文章
  • 上一篇:苏舜钦《沧浪亭记》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 下一篇:晏几道《鹧鸪天·题破香笺小砑红》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