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来源: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作者: 孟浩然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原文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孟浩然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译文

  本想长久地归隐山林,又苦于无钱举步维艰。
 
  滞留长安不是我心愿,心向东林把我师怀念。
 
  黄金像烧柴一般耗尽,壮志随岁月逐日衰减。
 
  黄昏里吹来萧瑟凉风,听晚蝉声声愁绪更添。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的注释

  远上人:上人是对僧人的敬称,远是法号。事迹未详。
 
  一丘:即一丘一壑,意指隐居山林。语出《晋书·谢鲲传》。
 
  三径:《三辅决录》卷一谓“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后便指归隐后所住的田园。
 
  东林:指庐山东林寺,这里借指远上人所在的寺院。
 
  黄金燃桂尽:《战国策·楚策三》谓“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这里喻处境窘困。燃桂:烧贵如桂枝的柴。
 
  闻蝉:听蝉鸣能引起人悲秋之感。卢思道《听鸣蝉篇》有“听鸣蝉,此听悲无极”。

  简短诗意赏析

  从这首诗的内容看,当为孟浩然在长安落第之后的作品。诗中充满了失意、悲哀与追求归隐的情绪,是一首坦率的抒情诗。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温庭筠《思帝乡·花花》”的原文翻译
  2、“苏舜钦《沧浪亭记》”的原文翻译
  3、“周邦彦《烛影摇红·芳脸匀红》”的原文翻译
  4、“曹雪芹《自题一绝》”的原文翻译
  5、“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的原文翻译
相关文章
  • 上一篇:施闰章《山行》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 下一篇:李商隐《题小松》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