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原文
《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辛弃疾
辛弃疾
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无奈别离何。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无奈 一作:亡奈)
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而今浑不怕风波。借使未如鸥鸟伴;经惯,也应学得老渔蓑。
《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译文
请听听我在酒杯前说的这番话,离别本是人生中无可奈何的事情,如果感情好的话,即使相隔千里,也会感觉很近,一定要相信:如果感情疏远,即使面对面也如隔山河。
告诉建康的山和水,再也没有政治上的风波来纠缠我了。即使不能称为鸥鸟的同伴,但是习惯了以后也能像老渔翁一样,身穿蓑衣,在江上垂钓。
《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的注释
定风波:词牌名,又名卷春空、定风波令、醉琼枝、定风流等。双调六十二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两平韵。另有双调六十三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两平韵;双调六十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五句两平韵两仄韵;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两平韵两仄韵等变体。
范廓之:即范开,据稼轩同时所作《醉翁操》题序,知范廓之将去临安应试。“游建康”,当是预拟之行。建康:即今江苏南京市。
“听我”两句:谓人生离别本属无可奈何之事。尊:同樽,酒杯。尊,《说文》:“尊,酒器也。”
“寄语”三句:寄语建康山水,我已再无风波之虞。石头城:《元和郡县志》:“石头城在上元县西四里,即楚之金陵城也。吴改为石头。”居士: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此处稼轩自称。淳熙八年辛丑(1181),稼轩四十二岁,带湖新居落成,始以稼名轩,自号稼轩居士。浑:全。风波:此指政治上的风波。
借使:即使。鸥鸟伴:以鸥鸟为伴。黄庭坚《登快阁》诗:“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稼轩《水调歌头·盟鸥》:“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
经惯:意指经历一段自我修养,已经习惯于隐居生活。
老渔蓑(suō):张志和《渔歌子》:“青篛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渔蓑:指渔夫。蓑:蓑衣。
简短诗意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上片写送别,概括出友谊不受空间限制的道理,赋予了作品以更广泛的社会意义。下片寄语建康故人,而今归退田园,当略无宦海风波之虞,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理想。此词写送行而不流于感伤,用语明快爽朗,开人心胸,写法开门见山,点明离宴,似悲实旷。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欧阳修《渔家傲·别恨长长欢计短》”的原文翻译
2、“李贺《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的原文翻译
3、“纳兰性德《青衫湿遍·悼亡》”的原文翻译
4、“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的原文翻译
5、“李白《金陵酒肆留别》”的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