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来源: 渔家傲·秋思 作者: 范仲淹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渔家傲·秋思》原文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秋思》译文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向衡阳飞去的雁群,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都难以入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

  《渔家傲·秋思》的注释

  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chán)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寐:睡,不寐就是睡不着。
 
  征夫:出征的将士。

  简短诗意赏析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 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白居易《夜泊旅望》”的原文翻译
  2、“柳宗元《登柳州峨山》”的原文翻译
  3、“周邦彦《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的原文翻译
  4、“柳永《蝶恋花·凤栖梧》”的原文翻译
  5、“杜荀鹤《闽中秋思》”的原文翻译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上一篇:崔颢《黄鹤楼》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 下一篇:李白《渡荆门送别》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