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来源: 秋登兰山寄张五 作者: 孟浩然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秋登兰山寄张五》原文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 一作 始)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沙行 一作:沙平)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洲 一作:舟)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登兰山寄张五》译文

  登上这白云缭绕的万山峰岭,心头升起一种超脱尘俗的喜悦。
 
  我试着登上高山遥望远方,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愁绪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天边林中树木好似颗颗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什么时候能载酒来这共饮,于重阳佳节对酌同醉。

  《秋登兰山寄张五》的注释

  兰山:一作“万山”,一名汉皋山,又称方山、蔓山,在湖北襄阳西北十里。
 
  张五:一作“张子容”,兄弟排行不对,张子容排行第八。有人怀疑张五为张八之误。
 
  “北山”二句:晋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这两句由此变化而来。北山:指张五隐居的山。北:一作“此”。
 
  相望:互相遥望。试:一作“始”。
 
  “心随”句:又作“心飞逐鸟灭”、“心随飞雁灭”、“心随鸟飞灭”等。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清秋:明净爽朗的秋天。一作“清境”。
 
  归村人:一作“村人归”。
 
  沙行:一作“沙平”,又作“平沙”。
 
  渡头:犹渡口。过河的地方。
 
  “天边”二句:隋薛道衡《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中有:“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这两句似是据此变化而成。
 
  荠:荠菜。洲:又作“舟”。
 
  何当:商量之辞,相当于”何妨“或”何如“。
 
  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之极。九月九日故称“重九”或“重阳”。魏晋后,习俗于此日登高游宴。

  简短诗意赏析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此诗围绕清秋季节登高来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先写为望友人而登高,故“心随雁飞灭”。因薄暮时思念之“愁”和清秋之“兴”无法排遣,更因登高而望,只见“归村人”,而不见友人踪影,所以要相邀重阳节携酒登高而醉。全诗用极洗练严谨的语言,描绘了登高所见的清秋薄暮景色,其中“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二句历来脍炙人口。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孟郊《游终南山》”的原文翻译
  2、“常建《戏题湖上》”的原文翻译
  3、“张孝祥《水调歌头·泛湘江》”的原文翻译
  4、“刘禹锡《柳花词三首》”的原文翻译
  5、“纳兰性德《淡黄柳·咏柳》”的原文翻译
相关文章
  • 上一篇:吴均《山中杂诗》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 下一篇:王维《鸟鸣涧》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