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来源: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作者: 杜甫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原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
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译文

  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乱割!
 
  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想要攀折月中桂枝,无奈天空如此远阔!
 
  归去吧!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样洁白,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
 
  这时抬头看月宫中的玉兔,(因月光皎洁明亮)几乎可以数得清它细小的毫毛。
 
  圆月慢慢落下巫山深峡,犹自被白帝城衔挂着。
 
  江上雾气沉沉,江浦昏暗,但是车轮一样倾斜的圆月依然把半座楼照得通明。
 
  兵营里士兵的刁斗敲响了催晓的声音,月宫的蟾蜍也自然倾斜。
 
  圆月如同张满的弓,苍白的魂魄不仅仅照耀汉家营盘。

  简短诗意赏析

  组诗共两首,诗人记录了中秋圆月及月下的秋景,抒发了漂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全诗采用了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作者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白居易《夜泊旅望》”的原文翻译
  2、“柳宗元《登柳州峨山》”的原文翻译
  3、“周邦彦《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的原文翻译
  4、“柳永《蝶恋花·凤栖梧》”的原文翻译
  5、“杜荀鹤《闽中秋思》”的原文翻译
相关文章
  • 上一篇:苏轼《醉落魄·离京口作》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 下一篇: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