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次鄂州》原文
	《晚次鄂州》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晚次鄂州》译文
	  雾散云开远远望见汉阳城,孤舟漂游还要走一日路程。
	  商贾在白日睡觉知道浪静,船夫在夜间说话感到潮生。
	  看三湘秋色两边鬓发衰白,望万里明月思归心意更增。
	  家乡旧业已经被战乱毁尽,哪堪再听见江上鼓角声声。
《晚次鄂州》的注释
	  晚次:指晚上到达。
	  鄂州:唐时属江南道,在今湖北省鄂州市。
	  汉阳城:今湖北汉阳,在汉水北岸,鄂州之西。
	  一日程:指一天的水路。
	  估客:商人。
	  舟人:船夫。
	  夜语:晚上说话。
	  舟人夜语觉潮生:因为潮生,故而船家相呼,众声杂作。
	  衰三湘:湘江的三条支流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这里泛指汉阳、鄂州一带。
	  衰鬓逢秋色:是说衰鬓承受着秋色。这里的鬓发已衰白,故也与秋意相应。一作“愁鬓”。
	  更堪:更难堪,犹岂能再听。
	  征战:指安史之乱。江:指长江。
	  鼓鼙(pí):军用大鼓和小鼓,后也指战事。
简短诗意赏析
此诗只截取飘泊生活中的片断,却反映了广阔的社会背景。首联写“晚次鄂州”的心情,颔联写“晚次鄂州”的景况,颈联写“晚次鄂州”的联想,尾联写“晚次鄂州”的感慨。诗中流露厌战,伤老,思归之情。全诗淡雅而含蓄,平易而炽热,反复咏育,舒畅自若,韵味无穷。
作者简介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白居易《夜泊旅望》”的原文翻译
2、“柳宗元《登柳州峨山》”的原文翻译
3、“周邦彦《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的原文翻译
4、“柳永《蝶恋花·凤栖梧》”的原文翻译
5、“杜荀鹤《闽中秋思》”的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