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陈与义《咏牡丹》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来源: 咏牡丹 作者: 陈与义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陈与义《咏牡丹》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陈与义《咏牡丹》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咏牡丹》原文

《咏牡丹》

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咏牡丹》译文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岁月,回望故乡洛阳,仍是漫漫长路归途无望。
 
  作为身在异乡的龙钟老人,看到青墩溪畔的牡丹花开了,就想起了洛阳的牡丹,只能孤独地站在春风中默默观看。

  《咏牡丹》的注释

  一自:自从。
 
  胡尘:指金兵。入汉关:指入侵中原。
 
  十年:从靖康二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到诗人作此诗时整整十年。
 
  伊洛:河南的伊水和洛水。《国语·周语》云:“昔伊洛竭而复之。”因此,“伊洛”既指诗人的故乡洛阳,又暗寓他亡国的悲痛。
 
  青墩:在今浙江桐乡,当时诗人所居处。
 
  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诗人自指。 时诗人四十七岁,却有老态之感。

  简短诗意赏析

  在这首诗里,诗人表面说的是面对春日盛开的青墩牡丹,自己独自一个在观赏,实际上想说的是什么时间自己才能再回到故乡去观赏天下驰名的洛阳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况,时间在无情地流逝,自己已变得老态龙钟,然而家国破碎故土依然难回时,诗人通过牡丹而强烈地表达出了对故乡深切无尽的思念及对前景的无望与悲苦万千的愁绪。

  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白居易《夜泊旅望》”的原文翻译
  2、“柳宗元《登柳州峨山》”的原文翻译
  3、“周邦彦《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的原文翻译
  4、“柳永《蝶恋花·凤栖梧》”的原文翻译
  5、“杜荀鹤《闽中秋思》”的原文翻译
相关文章
  • 上一篇:刘辰翁《西江月·新秋写兴》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 下一篇:袁凯《京师得家书》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