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了这么多书,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我喜欢的作家史铁生曾经写过一句“政治特别不正确”的话:“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于人与猪的差别。”任何一个人和任何一头猪之间的基因差异,是恒定的、可量化的,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则会大到完全超乎你的想象,乃至无法预测。
人与人之间,会因种族、文化、性格、价值观等等产生诸多区别,但是我更愿意把这些区别都归因于一点:认知差异。因为认知的不同,事实上人们是活在各自的平行世界里。《人类简史》的作者赫拉利提出了“想象的共同体”的概念,它在本质上也是“认知的共同体”:认知水平趋同的人,更有可能结成虚拟“圈子”,在生活方式、个人成就和社交关系中表现得更为接近。
我们都想进入“优秀的圈子”,那就要求我们不断获取知识,使自己的认知和“优秀的人”在一个水平上。知识和知识是不一样的,有些知识比其他知识更有效。评价学习是否有效的标准就是:学习之后,行为或认知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你和朋友都上了一年MBA课程,回到公司之后,他用所学知识有效的解决问题,而你的管理方式完全没有改变,那么你的学习显然是无效的。
从“知道”到“做到”,打造自己的学习力
出版业、传媒业、教育业、互联网,每天都在以海量的规模产出各种各样的知识。但是,“知道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就是因为99.99%的道理都不能通往行动。而只有那些极少数的能够启动人们去做去行动的知识,才能达到“临界值”,继而引爆你的小宇宙。
我的朋友成甲是一位年轻的研究学习方法的专家,在我看来,他也是“全国最会学习的人之一”,他最有价值之处不仅仅在于有一套自己相对完整的学习方法论,而且他本人长期在使用这套方法论进行知识产出。很多掌握了高级学习方法的人,并没有时间或者意愿把他们的秘密透露给更多人,幸运的是,成甲愿意。他在新作《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里,讲了“学习的方法”,帮助你把零碎的知识体系打造成高效的知识管理体系,让所学的知识真正变成你的资产,让学习成为财富积累的过程。
比如通过刻意练习+多场景思维训练,来构建底层认知,打通知识的底层结构。所谓刻意练习,不是说我们像做练习题一样,对同一类问题不停地记忆。恰恰相反,刻意练习至少有两方面的重复:第一,在不同的场景中,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第二,在不同的时间里,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