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诗七首·其二》原文
	《杂诗七首·其二》
	
曹植
	
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
何意回飚举,吹我入云中。
高高上无极,天路安可穷。
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
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
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
曹植
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
何意回飚举,吹我入云中。
高高上无极,天路安可穷。
类此游客子,捐躯远从戎。
毛褐不掩形,薇藿常不充。
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
《杂诗七首·其二》译文
	  随风飘转的蓬草离开原来的根,跟随着远风飘荡。
	  谁料又被一阵旋转的狂风举起,一直朝上吹向云层。
	  飞得越来越高没有极限,浩渺天路哪里才是尽头?
	  而有些游子就好像这无根的蓬草,大好身躯捐给远方军营。
	  粗麻制成的短衣难以遮掩身体,难咽的野菜也不常供应。
	  算了吧,就不要再提起,沉忧只会让人更加衰困。
《杂诗七首·其二》的注释
	  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
	  飘飖:形容举止轻盈、洒脱。
	  回飚:亦作“回飙”。旋转的狂风。
	  毛褐:粗麻制成的短衣。
	  薇藿:薇和藿。贫苦人用以充饥。
作者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周邦彦《大酺·春雨》”的原文翻译
2、“杜甫《秋雨叹三首》”的原文翻译
3、“李贺《南山田中行》”的原文翻译
4、“柳永《雪梅香·景萧索》”的原文翻译
5、“蒋捷《声声慢·秋声》”的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