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居庸关》原文
《采桑子·居庸关》
纳兰性德
巂周声里严关峙,匹马登登,乱踏黄尘。听报邮签第几程。
行人莫话前朝事,风雨诸陵,寂寞鱼灯。天寿山头冷月横。
纳兰性德
巂周声里严关峙,匹马登登,乱踏黄尘。听报邮签第几程。
行人莫话前朝事,风雨诸陵,寂寞鱼灯。天寿山头冷月横。
《采桑子·居庸关》译文
雄关巍峨,伴着杜鹃声,我匹马独行。踏起黄尘一路,细听驿站夜间报时的更筹来计算行程。
风雨中经过前朝的帝陵,前朝的往事不要再说。一弯冷月照在天寿山头,想来陵墓中的鱼灯还在寂寞地燃烧吧?
《采桑子·居庸关》的注释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等。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阙各四句三平韵。
居庸关:关名,在北京昌平县境,距北京50公里,是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据传秦修长城时,将一批庸徒(佣工)徙居于此,故得名“居庸”。居庸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其左(西墙)在金柜山,右(东墙)在翠屏山上,南门上有“居庸关”三字,旁有小字“景泰二年岁次癸未(1451年)仲秋吉旦立”。此地崇山峻岭,草木葱茏,又地势绝险,自古以来为北京西北之重要门户。
巂周:即杜鹃鸟,子规鸟。传说古蜀国灭亡之后,国王杜宇死而化为杜鹃鸟,声声啼血。
登登:象声词,马蹄声。朱彝尊《百字令·度居庸关》有“瘦马登登愁径滑”。
邮签:古代驿馆夜间报时之器,即漏筹。杜甫《宿青草湖》:“宿桨依农事,邮签报水程。”
诸陵:谓明十三陵。十三陵在北京昌平天寿山一带,地近居庸关。朱彝尊《百字令·度居庸关》有“十二园陵风雨暗”。
鱼灯:鱼形之灯。
天寿山:北京昌平县东北之天寿山。旧名东山,一名东作山。明永乐七年建山陵,改名天寿山,为明代皇陵(十三陵)所在地。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关汉卿《一枝花·杭州景》”的原文翻译
2、“黄庭坚《醉蓬莱·对朝云叆叇》”的原文翻译
3、“纳兰性德《浣溪沙·庚申除夜》”的原文翻译
4、“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的原文翻译
5、“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的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