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来源: 诗词大全 作者: 岑参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原文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雪片阔 一作:云片阔)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译文

  轮台城头夜里吹起号角,轮台城北旄头星正降落。
 
  军书昨夜连夜送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以西入侵。
 
  从哨楼向西望烟尘滚滚,汉军就屯扎在轮台北境。
 
  上将手持符节率兵西征,黎明笛声响起大军起程。
 
  战鼓四起犹如雪海浪涌,三军呐喊阴山发出共鸣。
 
  敌营阴沉杀气直冲云霄,战场上白骨还缠着草根。
 
  剑河寒风猛烈大雪鹅毛,沙口石头寒冷马蹄冻脱。
 
  亚相勤于王政甘冒辛苦,立誓报效国家平定边境。
 
  古来青垂史名屡见不鲜,如今将军功名胜过古人。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的注释

  封大夫:即封常清,唐朝将领,蒲州猗氏人,以军功擢安西副大都护、安西四镇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后又升任北庭都护,持节安西节度使。西征:此次西征事迹未见史书记载。
 
  角:军中的号角。
 
  旄(máo)头: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昴星。古人认为它主胡人兴衰。旄头落:为胡人失败之兆。
 
  羽书:即羽檄,军中的紧急文书,上插羽毛,以表示加急。渠黎: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轮台东南。
 
  单(chán)于:汉代匈奴君长的称号,此指西域游牧民族首领。金山:指乌鲁木齐东面的博格多山。
 
  戍楼:军队驻防的城楼。
 
  上将:即大将,指封常清。旄:旄节,古代君王赐给大臣用以标明身份的信物。
 
  平明:一作“小胡”。
 
  伐鼓:一作“戍鼓”。雪海:在天山主峰与伊塞克湖之间。
 
  三军:泛指全军。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虏塞:敌国的军事要塞。兵气:战斗的气氛。
 
  剑河:地名,在今新疆境内。
 
  沙口:一作“河口”,地理位置待考。
 
  亚相:指御史大夫封常清。在汉代御史大夫位置仅次于宰相,故称亚相。勤王:勤劳王事,为国效力。
 
  青史:史籍。古代以竹简记事,色泽作青色,故称青史。

  简短诗意赏析

  全诗四层写来一张一弛,顿挫抑扬,结构紧凑,音情配合极好。有正面描写,有侧面烘托,又运用象征、想象和夸张等手法,特别是渲染大军声威,造成极宏伟壮阔的画面,使全诗充满浪漫主义激情和边塞生活的气息,成功地表现了三军将士建功报国的英勇气概。

  作者简介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三年后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刺史,故世称“岑嘉州”。约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岁(51周岁)。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孟郊《劝学》”的原文翻译
  2、“王维《少年行四首》”的原文翻译
  3、“李白《司马将军歌》”的原文翻译
  4、“高适《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的原文翻译
  5、“李商隐《灞岸》”的原文翻译
相关文章
  • 上一篇: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 下一篇:戴复古《淮村兵后》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