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杜甫《悲陈陶》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来源: 悲陈陶 作者: 杜甫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杜甫《悲陈陶》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杜甫《悲陈陶》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悲陈陶》原文

《悲陈陶》

杜甫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悲陈陶》译文

  初冬时节,从十几个郡征来的良家子弟,一战之后鲜血都洒在陈陶水泽之中。蓝天下的旷野现在变得死寂无声,四万名兵士竟然在一日之内全部战死。野蛮的胡兵箭镞上滴着善良百姓的鲜血,唱着人们听不懂的胡歌在长安街市上饮酒狂欢。长安城的百姓转头向陈陶方向失声痛哭,日夜盼望唐朝军队打回来恢复昔日的太平生活。

  《悲陈陶》的注释

  陈陶:地名,即陈陶斜,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
 
  孟冬:农历十月。十郡:指秦中各郡。良家子:从百姓中征召的士兵。
 
  无战声:战事已结束,旷野一片死寂。
 
  义军:官军,因其为国牺牲,故称义军。
 
  向北啼:这时唐肃宗驻守灵武,在长安之北,故都人向北而啼。

  简短诗意赏析

  这是一场遭到惨重失败的战役。杜甫不是客观主义地描写四万唐军如何溃散,乃至横尸郊野,而是第一句就用了郑重的笔墨大书这一场悲剧事件的时间、牺牲者的籍贯和身份。这就显得庄严,使“十郡良家子”给人一种重于泰山的感觉。因而,第二句“血作陈陶泽中水”,便叫人痛心,乃至目不忍睹。这一开头,把唐军的死,写得很沉重。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孟郊《劝学》”的原文翻译
  2、“王维《少年行四首》”的原文翻译
  3、“李白《司马将军歌》”的原文翻译
  4、“高适《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的原文翻译
  5、“李商隐《灞岸》”的原文翻译
相关文章
  • 上一篇: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 下一篇:左丘明《秦晋崤之战》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