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戚继光《过文登营》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来源: 过文登营 作者: 戚继光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戚继光《过文登营》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戚继光《过文登营》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过文登营》原文

《过文登营》

戚继光

冉冉双幡度海涯,晓烟低护野人家。
谁将春色来残堞,独有天风送短笳。
水落尚存秦代石,潮来不见汉时槎。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百国 一作:夷岛)

  《过文登营》译文

  船只沿着海边慢慢前行,早晨的烟气笼罩着乡野人家的房屋。
 
  是谁给破败的城墙送来春色;海风徐徐,号角声响彻长天。
 
  浪头低落,犹见秦皇记功的石刻;海潮涌来,不见汉代木筏浮泛。
 
  那遥远迷茫的海外列强虎视耽耽,我怎敢忘记自己肩负的卫国重担。

  《过文登营》的注释

  文登营:明代设置在文登山(在今山东文登市东)的营卫。相传秦始皇东巡,召集文士登此山歌功颂德,故名。
 
  “冉冉”句:是说乘船慢慢前进,渡海至此。
 
  冉冉:慢慢前行的样子。“冉冉双幡”指巡航威仪。
 
  幡:直着挂的长条形旗子。海涯:海边。作者这次巡视是从即墨(今山东即墨)出海,沿海岸前往山东半岛东部海防备营地,所以说“度海涯”。“渡海涯”指海军生涯。
 
  晓烟:早晨的烟气。
 
  低护:犹言笼罩着。
 
  野人家:乡野老百姓的住处。
 
  将:携带。堞(dié):城墙上的齿形矮墙。
 
  残堞:形容文登营垒年久失修。
 
  笳:指军号。
 
  短笳:短促的号声,喻指有军情。
 
  天风:风。风行天空,故称。
 
  秦代石:指秦始皇东巡至文登山所立纪功之石。
 
  槎(chá):木筏。汉时槎:传说天河与海通,住在海边的人,年年八月见有浮槎去来,不失期。汉时曾有人乘浮槎到一城,遥见官中有许多妇女织布,一男子牵牛在河边饮水,以为到了天河(见《博物志》)。
 
  百国:许多国家。
 
  微茫外:指在遥远的海外。
 
  未敢:不敢。
 
  忘危:忘掉危险。
 
  岁华:年华,时光,年岁。

  简短诗意赏析

  这首诗前四句写过文登营所见边防形势,后四句吊古感事,描绘了文登营防区一带风光和秦汉历史遗迹。该诗主要运用了反衬、情景交融等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忠心报国的忧患情怀、雄心壮志和放眼世界的国防意识。

  作者简介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孟诸,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市)人,祖籍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戚继光风流倜傥,爱好读书,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联合俞大猷等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为祸多年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万历十三年(1585年),受到弹劾的戚继光,被罢免回乡。万历十六年,病死于家中,时年六十一,谥号武毅。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陆游《朝中措·梅》”的原文翻译
  2、“龚自珍《浪淘沙·写梦》”的原文翻译
  3、“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的原文翻译
  4、“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的原文翻译
  5、“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的原文翻译
相关文章
  • 上一篇:苏轼《次韵舒尧文祈雪雾猪泉》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 下一篇:王冕《冀州道中》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