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怎么读?
冉闵的正确读音为[rǎn mǐn],通过拼音标注,相信大家不会再读错或者不知道怎么读了。
冉闵是谁?
冉闵(?-352年),字永曾,小名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县)人,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建立者(350~352年在位),西华侯冉良之子。汉族,也作“染闵”。冉闵以勇猛著称。350年称帝,国号魏,史称冉魏。352年冉闵突围不遂,为燕王慕容儁所执,斩于遏陉山,后被追封为武悼天王。冉闵后人的墓志上称冉闵为“平帝”,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冉魏政权给冉闵上的谥号。
冉闵的“屠胡令”是怎么回事?
公元四世纪,被称为“五胡乱华”时期,胡族政权占据中原,汉人的东晋王朝退守江南。而五胡政权中最残忍的羯赵帝国,在暴君石虎的治下,更以种种有预谋系统性暴政,杀戮汉人百姓。在石虎治下的十七年时间里,被种种暴政残虐而死的中原汉人民众,岂止数十百万。最终导致汉民族大规模的种族复仇。
公元349年,羯赵皇帝石虎死后其子十余人互相残杀。 公元350年正月,石闵宣布复姓冉闵,杀死羯赵皇帝石鉴,同时杀死石虎的38个孙子,尽灭石氏,一举灭掉了残暴不可一世的羯赵帝国。其后冉闵即皇帝位,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 他下令邺都城门大开,凡“六夷” (匈奴、鲜卑、羯 、氐、羌、巴氐)“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任所之” 。
后来,冉闵意识到这些胡族终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们决不甘心丢掉昔日的霸权,更不会接受汉族政权的统治,等待冉魏的将是一场不可避免的血战,于是,颁下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杀胡令》:“凡内外六夷胡人,敢持兵仗者斩,汉人斩一胡人首级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东门”。
一时间,邺都城内汉人纷纷拿起武器追杀胡族,冉闵亲自带兵击杀邺城周围的胡人,三日内斩首二十余万 ,尸横遍野,同时冉闵还扬言要六胡退出中原,“各还本土”,否则就将其统统杀绝。
冉闵为何上不了历史书?
很多人都在疑惑,冉闵作为五胡乱华时期最为杰出的汉族将领,也是冉魏的建立者,为什么历史课本上却没有他的名字?
其实,关于冉闵上不了历史课本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种说法比较经得住推敲。
首先,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关于冉闵的记载。《晋书·卷一百七·载记第七》、《魏书·卷九十五·列传第八十三》、《资治通鉴·卷九十六》、《资治通鉴·卷九十八》、《十六国春秋别本·卷二·后赵录》都曾有过记载,所以,冉闵是上了历史书的,只是没有出现在历史课本里。
第二,关于冉闵个人的历史评价也有记载。
司马光:闵骁勇善战,多策略。石虎爱之,比于诸孙。
《晋书》:①永曾之诛羯士,亦歼其类。无德不报,斯之谓乎! ②闵幼而果锐,季龙抚之如孙。 ③身长八尺,善谋策,勇力绝人。
慕容恪:①冉闵勇而无谋,一夫敌耳! ②闵性轻锐。
问题回来了,既然有记载,为什么历史课本上却没有呢?
第一,人物记载不清晰。冉闵是哪一年出生的,史书上都没有记载,再比如冉闵的墓志上被称为“平帝”,究竟这个谥号是怎么来的,至今还没有定论,只能由学者猜测。我们知道历史课本上的人物大都史料清晰,冉闵史料不全是其不能上历史课本的原因之一。
第二、执政时间短。他所创立的冉魏政权不到三年,连十六国的都没有算冉魏政权。史冉魏政权只存在数年即被灭亡,也没有被列入“十六国”之列。而历史教科书篇幅有限,两晋十六国都概述了,当然就不可能顺带提及冉闵和他的冉魏帝国了。
第三、人物有争议。正因为冉闵政权时间段、史料被毁,才导致冉闵的人物有争议,冉闵发杀胡令,汉族人对胡人进行空前规模的民族复仇,有人说是民族英雄;冉闵自立为皇帝,于晋朝而论实为“乱臣贼子”,因此,历史有争议的人物,也就很难进入历史课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