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施闰章《钱塘观潮》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来源: 钱塘观潮 作者: 施闰章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施闰章《钱塘观潮》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施闰章《钱塘观潮》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钱塘观潮》原文

《钱塘观潮》

施闰章

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
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
鸱夷有遗恨,终古使人哀。

  《钱塘观潮》译文

  大海的景色在雨中蒙蒙展开,滚滚波涛飞溅到江上观潮台。
 
  潮水来时,声音像千骑马在奔腾震天动地,气势像席卷着群山奔腾而来。
 
  岸的削壁,被潮水拍打时生怕被冲垮;但江中的弄潮儿却敢于驾着轻舟,随着潮头起伏腾跃,在水上回旋。
 
  “鸱夷子皮”里,伍子胥的尸首犹有遗恨,钱塘江的怒潮永远使人感到悲哀。

  《钱塘观潮》的注释

  钱塘:钱塘江,浙江的下游。
 
  台:指观潮的台。
 
  绝岸:陡岸。
 
  溯洄:逆流而上。
 
  鸱夷:皮袋,这里借指潮神伍子胥。据《吴越春秋》等记载,春秋吴国大夫伍子胥因劝谏吴王夫差而被疏远、赐死。伍子胥临死时,嘱咐家人把他的眼睛挖出来或者把头割下来悬挂在南城门上,以便看到吴国的灭亡。吴王大怒,下令用鸱夷把他的尸体包裹起来,投入钱塘江。后来伍子胥化为钱塘江潮潮神。

  简短诗意赏析

  这是一首歌咏自然景观的诗,该诗描绘了钱塘江汹涌澎湃的声势。诗人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极力描写潮声之大,水势之猛,写实中渗透想象,描摹形象生动,体现了作者非凡的语言驾驭能力。最后把钱塘江的滔天巨浪及其排山倒海的不凡气势,想象成是伍子胥充满遗恨,表达了作者对伍子胥充满深深的同情、惋惜与慨叹。

  作者简介

  施闰章(1619—1683),清初著名诗人。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媲萝居士、蠖斋,晚号矩斋,后人也称施侍读,另有称施佛子。江南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顺治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十八年举博学鸿儒,授侍讲,预修《明史》,进侍读。文章醇雅,尤工于诗,与同邑高咏等唱和,时号“宣城体”,有“燕台七子”之称,与宋琬有“南施北宋”之名,位“清初六家”之列,处“海内八大家”之中,在清初文学史上享有盛名。著有《学馀堂文集》、《试院冰渊》等。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辛弃疾《鹊桥仙·赠鹭鸶》”的原文翻译
  2、“高适《塞上听吹笛》”的原文翻译
  3、“杨万里《昭君怨·赋松上鸥》”的原文翻译
  4、“吴文英《双双燕·小桃谢后》”的原文翻译
  5、“秦观《念奴娇·过小孤山》”的原文翻译
相关文章
  • 上一篇:戎昱《旅次寄湖南张郎中》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 下一篇: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二》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