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来源: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作者: 苏轼
  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岁月更迭,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原文及翻译注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原文及翻译注释,诗意解释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原文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译文

  当年谢安隐居在东海,出仕做官鬓发已霜秋。中年难与亲友别,只有音乐可以减轻我的离愁别绪。谢安既出山用世,本想功成名就后退隐东山。不料抱病还京,未遂初志。入西州城(在今江宁县西)时,深以为憾。做官困扰了隐居的雅志,遗恨寄托于田园山丘。
 
  既已年高衰朽,便当及早划筹,要做百姓穿粗裘。返回故乡遵迢千里,选取佳地长住久留。酒醉放歌君相和,醉倒在地君扶我,只有醉时忘忧愁。任凭刘备笑我无大志,我却甘愿身居平地,仰看他高卧百尺楼。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的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东武:指密州。
 
  子由:苏轼之弟文学家苏辙字。
 
  彭门:指徐州。
 
  此曲:指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词。
 
  安石:谢安,字安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名臣,以功封建昌县公,死后赠太傅。
 
  东海:谢安早年隐居会稽(今浙江绍兴),东面濒临大海,故称东海。
 
  “从事”句:意为谢安出仕时鬓发已开始变白。谢安少有重名,屡征不起,直到四十多岁才出仕从政。
 
  “中年”两句:《晋书·王羲之传》:“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丝竹,泛指管弦乐器。
 
  “一旦”三句:意思是说谢安功成名就之后,准备归隐会稽,不料后来抱病回京了。
 
  西州:指西州城,即古扬州城。
 
  雅志:指退隐东山的高雅的志趣。
 
  轩冕(xuān miǎn):古代官员的车服。借指做官。
 
  沧洲:水滨,古代多用以指隐士的住处。
 
  岁云暮:即岁暮。云,语助词。
 
  要褐裘(qiú):指换上粗布袍,意为辞官归乡,作普通百姓。
 
  迟留:逗留,停留。
 
  “惟酒”句:语本《晋书·顾荣传》:“恒纵酒酣畅,谓友人张翰曰:‘惟酒可以忘忧,但无如作病何耳。”’
 
  “一任”二句:意思是说,任凭有雄心大志的人瞧不起我们,也不去管它了。刘玄德,刘备。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更多古诗词的原文及译文:

  1、“辛弃疾《西江月·渔父词》”的原文翻译
  2、“柳永《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的原文翻译
  3、“崔道融《溪居即事》”的原文翻译
  4、“杨慎《西江月·道德三皇五帝》”的原文翻译
  5、“秦观《江城子·清明天气醉游郎》”的原文翻译
相关文章
  • 上一篇:秦观《望海潮·梅英疏淡》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
  • 下一篇:元好问《人月圆·卜居外家东园》原文及翻译注释_诗意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