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落雁迷沙渚,饥乌噪野田”是什么意思_出处是哪里

来源: 《赴京途中遇雪》 作者: 孟浩然
  古诗词通过优美的文字与韵律,可以让我们与先贤对话、与历史沟通,下面为大家整理了“落雁迷沙渚,饥乌噪野田。”的翻译和出处,如果想要了解“落雁迷沙渚,饥乌噪野田。”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可仔细阅读本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落雁迷沙渚,饥乌噪野田。”是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落雁迷沙渚,饥乌噪野田。”是什么意思?

  “落雁迷沙渚,饥乌噪野田。”的意思是:这两句写在冰天雪地里大雁,为了活着,在雪地里觅食,但雪实在太大了,茫茫的沙渚无处可觅,仿佛是迷失了方向。一群饥饿的乌鸦积满大雪田野里叽叽喳喳的鸣叫不停。由于满山积雪,低飞的大雁找不到沙渚栖宿,饥饿的乌鸦在野田里觅食。“迷”,辨认不清,迷失找不到,表面写落雁找不到沙渚,实则衬托作者的前路迷茫;“噪”,借乌鸦的嘎嘎鸣叫,表明作者心情烦躁。全句暗示了作者对赴京应试前途未卜的担忧和茫然。

  “落雁迷沙渚,饥乌噪野田。”出自哪首诗?

  “落雁迷沙渚,饥乌噪野田。”出自孟浩然《赴京途中遇雪》,全诗如下:

《赴京途中遇雪》

  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落雁迷沙渚,饥乌噪野田。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更多诗句的意思及出处: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思及出处
  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意思及出处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意思及出处
  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意思及出处
  5、“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意思及出处
相关文章
  • 上一篇:“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是什么意思_出处是哪里
  • 下一篇:“颜子巷深青草遍,庾君楼迥碧山多”是什么意思_出处是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