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讯

多角度认识事物多角度立意提炼文章的主题

来源: 网络 作者:
  多角度认识事物,多角度立意,应注意事物的相联性。一事物往往是和多个事物相互联系的,如要认识某事物,可分别认识这个事物中相联的各个事物,从而得到多个的、不同的看法。如下面一件事:

  赵正康、张英梅、张碧波、陈黎四名大学毕业生,他们在校时,就决心将来在化工事业上干出一番成绩。但毕业后,赵正康和张英梅分到一家砂轮厂,张碧波与陈黎分到机关,专业没有用武之地。当他们看到乡村企业迅速发展急需人才,于是决定同时离职去村办厂工作。今年三月,他们来到泉塘村,一不谈工资,二不求福利,只要求给一个合适的场地,为村里试制化工产品。村里见“财神爷”找上门,十分高兴,马上腾出一栋楼房,筹集了一万五千元资金,挑选了八名有文化的青年,办起了“长沙泉塘精细化工厂”。经过三个多月的试制,他们终于生产出了“高级轻质人造大理石”等四种新产品,经湖南大学等单位有关专家鉴定,产品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他们的人造大理石很快销售一空,其中一项产品就收入一万五千元。国家建设部已邀请他们派代表带上产品参加“全国新型建材展览会”。

  对这件事如要写文章,可分别从各个相联的事物的角度去认识并概括出观点。

  ①从四名大学生角度:

  有志向,敢破“铁饭碗”;

  脚踏实地,干出成绩等。

  ②从乡村企业角度:

  求贤若渴,决策得当,科技人才大有作为等。

  ③从毕业生分配工作角度:

  学化工的毕业生为什么要分到机关一谈分配制度的改革等。

  ④从产品与市场角度:

  优质、新型的产品大有市场等。

  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根据需要(读者的需要、当前形势的需要),从中选择一个观点,再深挖开去,挖掘出事物的本质,使之成为文章的主题。

  多角度认识事物,多角度立意,还应注意事物的相似性。事物的特征往往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自然景物的特征与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作者可从事物的相似性中,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由自然景物联想到人类的社会活动,从而得到领悟,形成文章的意旨。写作中的“比兴”之法,就是注意到了事物的相似性。比就是比附其性,兴就是兴起其情。比附其性,就是按照不同事物相类似的关系来突出其中某一事物的特点;兴起其情,就是根据事物间曲折微妙关系及相似点来寄托所要表达的意思。如:蜜蜂的勤劳与酿蜜方式,与人的某些劳动特征相似,秦牧由此写了《蜜蜂的赞美》,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旨:“要想在工作中取得成就,就必须要有蜜蜂的勤劳和独有的酿造方式。只有博采众长,提炼创造,锲而不舍,才能成功。”蜜蜂及其刺的特征,与社会中的一些人的特征相似,由此秦牧写了《花蜜与蜂刺》,其意旨是:“蜜蜂使我想起了辛勤劳动必要时又能投身战斗的人,这样的人既善良,又英勇。他们不是喝血者,不是寄生虫,不是强盗,也不是懦夫;他们是真正的人,大写的人。”蜜蜂辛勤酿蜜献给人类,与我们的劳动者为国家辛勤工作相似,杨朔于是写了《荔枝蜜》,从蜜蜂写到人,赞扬了农民,赞美了普通劳动者的高尚精神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一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这种根据事物之间特征相似性来确立文章的主旨在文学创作中是很普遍的,在实用写作的一些文体中,也常常使用。如唐代白居易为《荔枝图》作说明而写的《荔枝图序》:

  荔枝生于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热。果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苦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日五外,色香味尽去矣。

  作者用人类熟悉的事物特征打比方用一个接一个粘确贴切的比喻,把荔枝的树、叶、花、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儿方而的特征,具体形象地告诉了读者,即使未见过荔枝的人们也能很快地了解荔枝的特点,作者也就达到了写这篇说明的目的。

  能否多角度认识事物、多角度立意,与认识的主体的世界观、职业、学识、经历、能力有极大的关系。世界观不同,职业不同,学识、经历、能力等不同,看事物的角度也就有区别。对同一事物,确定提取的意义不同,得出的看法也就不同。如对下面一则材料:

  一家英国鞋厂和一家美国鞋厂,各派了一名推销员到太平洋的一个岛屿上开辟市场。上岛后,他们各自给自己的工厂拍回一封电报,前者拍的是:“这岛上的土人不穿鞋,明天我搭头班飞机回来。”后者的电报是:“棒极了,这个岛上的人还未穿上鞋,我拟长住此岛。”

  站在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经历、学识等等,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看法,如:“当机立断,识时务者为俊杰”;“善于逆向思维,从不利中看到有利”;“结论,应在调査研究之后”;等等。

  鲁迅在《准风月谈?前记》中说:“柳下惠看见糖水,说‘可以养老’,盗跖见了,却道可以粘门闩,他们是弟兄,所见的又是同一的东西,想到的用法却有这么天差地远。”知识分子和农民第一次来到海边,知识分子惊叹大海汹涌的波涛、辽阔的海空和变幻的色彩;农民则说,这一片要是土地就好了。有经验的驾驶员可以敏锐地分辨出发动机声音的极细微的区别,并据此分辨出发动机的工作情况,而一般人觉得发动机的声音永远是一样的……对同一事物,往往会众说纷纭;或者同一个人,对一个事物,会有多个看法。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是,一篇文章只应有一个主题,这就需要选择。一方面,作者应当多角度地立意,获得较多的观点以供选择;另一方面,对每个观点又要进行反复掂量、比较、评价,从中选择一个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东西作为文章的主题,防止将只反映了事物的表象、局部,甚至歪曲了事物本质的观点写进文章。

  此外,在实用写作中,一些常常根据领导布置、要求而写的文体如计划、总结,以及公文的一些文种如请示、报告、指示等,往往会出现撰文者因未能正确、全面地领会领导意图而导致文章的主旨不正确(特指不符合领导的意图)的情况。在这里,文章主旨是由领导确定的或者是要符合领导所认为的。作者的责任是,如果领导交代了写某篇文章的目的,那么,在领导交代时要精神集中,弄清楚领导的意图(不清楚可以问)。否则,文章拿给领导看,领导认为没有把他的意思表达出来,就会责怪你,并让你修改或重新写;如果领导没有交代写作意图,只是叫你写,比如叫写总结,那作者就要善于站在领导的高度、角度来思考问题。如某大学新提拔一位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校长叫他写年终总结,副主任写好后交给校长,校长看后认为总结没有站在全校的高度,没有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要不得。这位副主任就是未能站在领导角度,揣摩出领导意图,结果导致文章失败。
相关文章
  • 上一篇:怎样确立文章的主题之分析综合,概括出观点
  • 下一篇:学习力来自学生的自主学习